美德醫療企業解決方案

防護衣等級有哪些?深度解析歐美與台灣3大地區的不同標準!

防護衣等級有哪些?深度解析歐美與台灣3大地區的不同標準!

防護衣的目的是保護個人免受處理危險物質時可能遇到的化學、物理和生物危害。在疫情爆發期間,醫療衛生工作者需要在來自四面八方的病原體環境下工作,防護衣通常可以為使用者提供360度的保護,因此與醫療服相比,連體服可以提供更高層次的安全防護。不過要記住,防護服的使用者一定要注意,沒有一種防護服可以保護您免受所有的危害。因此,防護服應與其他防護方法相結合。一般來說,化學防護服的級別越高,風險的應對能力會更好。

那麼,我應該用哪種防護衣,美國,歐洲與台灣的標準有什麼不同?

美國與歐洲防護衣標準 (個人防護裝備)
美國標準 歐洲標準
標準指示 等級 標準指示 等級
OSHA 29CFR 1910.120, Appendix B A

EN ISO 13688 PPE

 Type 1B
B  Type 2B
 Type 3B
C  Type 4B
 Type 5B
D  Type 6B
台灣防護衣等級
項目/等級 P2防護衣 P3防護衣
抗拉強力 縱(經)向≧50 N 縱(經)向≧ 50 N
橫(緯)向≧ 40 N 橫(緯)向≧ 40 N
破裂強度 ≧ 200 kPa ≧ 200 kPa
縫合強力 ≧ 40 N ≧ 40 N
撕裂強力 縱向(經紗)≧ 20 N 縱向(經紗)≧ 20 N
橫向(緯紗)≧ 20 N 橫向(緯紗)≧ 20 N
透濕度 ≧ 1500 g/m2 . 24h ≧ 1500 g/m2 . 24h
靜水壓 ≧ 50 cmH2O ≧ 140 cmH2O
衝擊穿透 ≦ 1.0 g ≦ 0.5 g
合成血液穿透性 未穿透
病毒穿透性 未穿透
次微米粒子過濾效率 ≧ 70 %

資料來源 : 國家標準CNS

防護標準是甚麼?

防護服的檢測要求比較嚴格,面料的材質、縫製、整件衣服都要符合規範標準。 我們先來看看美國的標準。

 

美國防護衣標準分級

在美國,對於連體服本身並沒有具體的測試標準,但在使用個人防護裝備時,有4個級別的情境必須遵守指示選擇使用。

  • Level A:當您在最危險的環境中工作,並且您的皮膚、眼睛和呼吸系統需要額外的保護時需要。
  • Level B:需要在最高級別的呼吸道保護和較低級別的皮膚保護需求。它包括危害廢物場所,蒸汽或氣體。
  • Level C:需要時,涉及濃度和空氣中的成分,需要空氣淨化呼吸器。
  • Level D:需要最低限度的保護和危害程度的工作不包括在內。

 

Level A等級

A級個人防護裝備是最高級別的防護。對皮膚、眼睛和粘膜的保護尤為必要。A級個人防護裝備可以抵禦下列環境條件:

  • 蒸汽
  • 氣體
  • 顆粒
  • 霧狀物質
  • 液體
  • 化學

PPE Level A

Level A 個人防護裝備要求

  • 全封閉式化學防護服
  • 正壓(壓力需求)、自給式呼吸器(SCBA)(NIOSH批准)或附帶緊急SCBA正壓供氣呼吸器。
  • 呼吸裝置需封裝在防護服內。
  • 防護服外側有鋼製鞋頭和鞋柄的防化靴。
  • 防化學手套(包括內層和外層)。
  • 在防護服內裝配一個雙向無線電。無線電包含一個麥克風和一個聽筒或揚聲器。

A級是對皮膚、眼睛、粘膜的最高保護級別。

 

Level B 等級

B級個人防護裝備是第二高防護等級。當需要最高級別的呼吸道防護,但需要較低級別的皮膚和眼睛防護時,應選擇B級防護裝備。它可以抵禦下列環境條件:

  • 氣體
  • 顆粒
  • 液體
  • 化學

由於呼吸器有時會穿在衣服外面,所以B級防護不具備防蒸氣功能

PPE Level B

Level B 防護裝備要求

  • 正壓(壓力需求)、自給式呼吸器(SCBA)(NIOSH批准)或附帶緊急SCBA正壓供氣呼吸器。
    • B級防護服也可以完全封裝,有助於防止SCBA受到污染。
  • 防化服
    • (工作服和長袖外套、工作服、帶帽防化服、一次性防護服)
    • 手腕、腳踝、面罩和頭罩、腰部都有固定裝置,防止飛濺的液體進入。
    • 服裝本身可以是單件式的,也可以是兩件式的連帽套裝。
  • 一套防化學手套(包括內層和外層)。
  • 一套耐化學腐蝕的靴子,鞋頭和鞋柄在衣服外。
  • 在防護服內裝配一個雙向無線電。

 

Level C 等級

當空氣中的物質類型已知、濃度已測得、符合使用空氣淨化呼吸器的標準,且皮膚和眼睛不太可能接觸到時,可選擇C級防護。必須對空氣進行定期監測。  它能保護以下環境條件:

  • 顆粒
  • 液體
  • 化學

PPE Level C

Level C 個人防護裝備要求

  • 全面或半面罩,空氣淨化呼吸器(NIOSH批准)。
    • 不需要使用SCBA,可以使用其他常規類型的呼吸防護用品。
  • 防化服
    • (一件式防護服、帶帽兩件式防化服、防化帽和圍裙、一次性防護服。)
    • 腕部、腳踝、面罩和頭罩以及腰部都有固定裝置,以防止任何飛濺的液體進入。
    • 服裝本身可以是單件式的,也可以是兩件式的連帽套裝。
  • 除非知道具體的危險物質並能測量其濃度,否則工作者不應使用這一級別的保護措施。
  • 一套防化手套(內層和外層)。
  • 一套衣服外面有鋼製鞋頭和鞋柄的防化靴。
  • C級設備不能提供缺氧環境下所需的保護。

由於呼吸器有時會穿在衣服外面,所以B級防護不具備防蒸氣功能

 

Level D 等級

D級防護基本上是工作服。它只需要防護服和安全鞋/靴。另一種個人防護設備是根據情況而定的(手套的類型等)。D級防護不能保護工作人員隔離化學品。  因此,這一級別的保護只能用於工作者不可能接觸化學品的情況

PPE Level D

Level D 防護裝備要求

  • 手套
  • 工作服
  • 安全眼鏡
  • 面罩(視情況而定)
  • 耐化學腐蝕的鋼趾靴或鞋。(視情況而定)

 

在存在呼吸道或皮膚危害的任何場所,均不應佩戴D級個人防護裝備。

 

歐洲防護衣等級

EN ISO 13688中規範了防護服的要求。規定包含了防護服的人體工程學、無害性、尺寸指定、老化、兼容性和標識等一般性能要求,以及製造商應隨防護服提供的信息。條例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服分為6種類型的防護服。

  • Type 1:氣密服 (EN 943 part1)- 防止液態和氣態化學品。相當於美國A級。
  • Type 2:非氣密性防護服(EN 943 part 1)- 防止液態和氣態化學品。當於美國B級。
  • Type 3:液態密閉服。(EN 14605)- 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液體化學品進行保護。
  • Type 4:緊身噴霧服(EN 14605)- 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液體化學品進行防護。相當於美國C級。
  • Type 5:顆粒防護服(EN ISO 13982-1)- 在有限的時間內防止空氣中的干燥顆粒物。
  • Type 6:減噴緊身衣(EN 13034)- 防止液體化學品的輕噴。相當於美國D級。

 

EN14126認證的防護衣需要在字樣後面加一個後綴字母 “B”。

 

台灣防護衣等級

台灣防護衣依據CNS 14798區分P1、P2、P3三種等級。  其性能規格都須符合CNS14798 T5019拋棄式醫用防護衣性能要求。

P1防護衣

  • P1等級防護衣 – P1防護衣的防護性能要求相對較少,主要測試靜水壓衝擊穿透,主要是防止病人之血液體液噴濺危害到人體。
    • 靜水壓 ≧20 cmH2O
      • 靜水壓表示在測試面積 100cm^2 下以 60 cmH2O/min 速度加壓,測試織物所能承受之水壓力量
    • 衝擊穿透 ≦ 4.5 g
      • 衝擊穿透表示以 500 ml 水量噴灑於防護衣織物表面,觀察防護衣是否能阻隔水量衝擊時的滲透。
    • 防護衣外觀也必須要乾燥、清潔、無黴斑、表面不允許有斑疤與破洞等缺陷。

P2防護衣

  • P2等級防護衣 – 防護等級上高於P1防護衣。強調防止織物受一定拉伸力量而產生的斷裂、撕裂,與避免織物因擴張產生的破裂,而縫合處也要小心避免因受拉力而發生破裂使防護衣有所損壞。
      • 抗拉強力 防止織物受一定拉伸力量而產生的斷裂、撕裂。
        • 縱(經)向≧50 N
        • 橫(緯)向≧ 40 N
      • 破裂強度 – 避免織物因擴張產生的破裂 。
        • ≧ 200 kPa
      • 縫合強力 – 縫合處要小心避免因受拉力而發生破裂
        • ≧ 40 N
      • 撕裂強力 – 防止織物受一定拉伸力量而產生的撕裂
        • 縱向(經紗)≧ 20 N
        • 橫向(緯紗)≧ 20 N
      • 靜水壓 ≧50 cmH2O
        • 靜水壓表示在測試面積 100cm^2 下以 60 cmH2O/min 速度加壓,測試織物所能承受之水壓力量
      • 衝擊穿透 ≦ 1.0 g
        • 衝擊穿透表示以 500 ml 水量噴灑於防護衣織物表面,觀察防護衣是否能阻隔水量衝擊時的滲透。
      • 透濕度 – 強化防護衣時的舒適性
        • 透濕度須達到 1500g/m2•24hrs 以上
      • 微米粒子過濾效率 – 在一定流量下,已知懸浮粒子中不能通過醫用防護衣之百分比
        • 次微米粒子過濾效率須達到 70% 以上的阻隔效果
        • 使用 NaCl(氣霧)[數量中位粒徑( CMD)為 0.075±0.02 µm,幾何標準差( GSD)< 1.86]。試驗時 NaCl(氣霧)應使用在相對濕度為 30±10 %,溫度 25±5 ℃的環境中,並被中和至波滋曼( Boltzmann)平衡狀態。取 5 件防護衣,每件防護衣取如圖 1所示之部位進行過濾效率測試,氣霧的濃度不超過 200 mg/m3,流速定為 32±2 L/min,其試驗結果最小過濾效率須達到 70% 以上的阻隔效果。

P3防護衣

  • P3等級防護衣 – 最高等級防護衣。較於P2等級防護衣,少了次微米粒子過濾性能,但多了合成血液與病毒的穿透性評估。強調防止織物受一定拉伸力量而產生的斷裂、撕裂,與避免織物因擴張產生的破裂,而縫合處也要小心避免因受拉力而發生破裂使防護衣有所損壞。 相此兩項測試之試驗流程分為三階段,階段一:以0psi持壓5min,階段二:以2.0 psi持壓1分鐘,階段三:壓力降至0psi持壓54min。國家標準CNS 14798規範防護衣布料須在經過三階段試驗流程後,皆不能穿透。P3等級防護衣通常會在縫合處加防水膠條,主要是阻隔血液或體液在縫合處滲漏,以達到有效阻隔血液穿透及病毒入侵,故此類P3等級醫用防護衣,布料和車縫處均須取樣測試,各個測試點如圖1所示。
      • 抗拉強力 防止織物受一定拉伸力量而產生的斷裂、撕裂。
        • 縱(經)向≧50 N
        • 橫(緯)向≧ 40 N
      • 破裂強度 – 避免織物因擴張產生的破裂 。
        • ≧ 200 kPa
      • 縫合強力 – 縫合處要小心避免因受拉力而發生破裂
        • ≧ 40 N
      • 撕裂強力 – 防止織物受一定拉伸力量而產生的撕裂
        • 縱向(經紗)≧ 20 N
        • 橫向(緯紗)≧ 20 N
      • 靜水壓 ≧140 cmH2O
        • 靜水壓表示在測試面積 100cm^2 下以 60 cmH2O/min 速度加壓,測試織物所能承受之水壓力量
      • 衝擊穿透 ≦ 0.5 g
        • 衝擊穿透表示以 500 ml 水量噴灑於防護衣織物表面,觀察防護衣是否能阻隔水量衝擊時的滲透。
      • 透濕度 – 強化防護衣時的舒適性
        • 透濕度須達到 1500g/m2•24hrs 以上
      • 合成血液穿透性 – 確保無血液滲透
        • P3等級防護衣通常會在縫合處加防水膠條,主要是阻隔血液或體液在縫合處滲漏,以達到有效阻隔血液穿透及病毒入侵
        • 取 5 件防護衣,每件防護衣至少取如圖 1 所示之部位,依CNS 14799[防護衣材料對合成血液穿透阻力試驗法]之規定進行試驗。
      • 病毒穿透性– 確保無病毒滲透
        • 取 5 件防護衣,每件防護衣取如圖 1 所示之部位,依 CNS 14800 使用  Phi-X174  噬菌體穿透力之試驗系統供防護衣材料對血液媒介病原穿透阻力的試驗法之規定進行試驗。

P3等級防護衣通常會在縫合處加防水膠條,主要是阻隔血液或體液在縫合處滲漏,以達到有效阻隔血液穿透及病毒入侵,故此類P3等級醫用防護衣,布料和車縫處均須取樣測試,各個測試點如圖1所示。

台灣防護衣取樣示意圖
資料來源 機能性暨產業用紡織品認證與驗證評議委員會

 

個人防護裝備(PPE)的歐盟CE標示

CE TYPE 1
  • 防氣體
  • 完全密閉式防護
    • EN 943
CE TYPE 2
  • 有限的氣密性
  • 防止灰塵、液體和蒸汽在超壓下穿透
    • EN 943
CE TYPE 3
  • 防液體保護
    • 經驗證可承受噴射流體,以軟管和噴嘴噴射液體。
  • 服裝必須有焊縫
    • 必需根據EN 369進行滲透測試,以提供與個別化學品有關的保護資訊。
CE TYPE 4
  • 防液體噴濺
    • 防護服已被驗證可凝結在防護服上的液體,服裝必須有焊縫。
    • 滲透測試必需根據EN 369進行,以提供與個別化學品有關的保護訊息,EN 14605。
  • Type 4B 防止生物污染的顆粒
    • EN 14126
CE TYPE 5
  • 防範有害物質
    • EN 13982
  • Type 5B 防止生物污染的顆粒
    • EN 14126.
CE TYPE 6
  • 有限的防液體噴濺
  • 在有可能濺到衣服上的情況下進行保護。
    • EN 13034
  • Type 6B 防止生物污染的顆粒
    • EN 14126
EN14126
  • 防止生物污染的顆粒
    • EN 14126
KAT 3 / Category 3
  • 說明旨在防止嚴重或致命危險的防護服的設計。
  • 防護服需經過型式許可。
EN1149-5
  • 靜電保護符合EN 1149-5標準(適當接地)
EN-1073-2
  • 根據EN 1073-2的規定,防止放射性粒子污染(不防止放射性輻射)。
  • EN ISO 11612 認證的工作服,可以保護穿著者免受高溫和火災的傷害。

 

總結

好的防護服不僅符合地區規範,還能提供工作的舒適性。我們收到了許多詢問,試圖釐清工作服標準的定義。我們相信這篇文章會解決您的許多疑慮。除了法規外,您還應該詳細關注防護服設計、面料材料、接縫設計等。所有這些因素,加上合理的價格,將是一套高品質的個人防護裝備(PPE),更能保障衛生工作者的需求。所以一定要向廠家索取技術數據資料,才不會找錯產品!

您可以隨時分享此篇文章。

Copyright Notice: 

You may not reproduce, modify, publish, display, transmit, or in any way exploit any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or use such content to construct any kind of database without prior express written approval by Medtecs Group. For permission to use the content, please contact: Johnnywu@medtecs.com 

Disclaimer: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article 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The Company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relevance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any information, and the Company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for errors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我們另外提供以下語言:
文章目錄
相關知識
Scroll to Top
填寫說明:
  • 請完整填入您的聯絡與需求資訊,以利我們能及時與您聯繫。
  • 您若為非企業或非醫療單位,請您至此處填寫您的需求。
  • 聯絡美德醫療

    我們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以提升您的使用者體驗。

    我們使用Cookie分析技術,分析您使用網站的方式,以提升您的使用體驗。若您要繼續使用本網站,您將同意我們使用您的Cookie資訊。更多有關Cookie的使用資訊,可參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EN)」與「使用條款」。

    感謝您與我們聯繫!

    您的需求已經送出,我們將盡速回覆您。
    美德醫療集團,讓每個工作者都能平安回家。